唐教坊曲名。元郭茂倩《乐府诗集》云:“《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里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按《刘禹锡集》,与白居易唱和《竹枝》甚多,其自叙云:“《竹枝》,巴歈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其音协黄钟羽。”但刘、白词俱无和声,今以皇甫松、孙光宪词作谱,以有和声也。
芙蓉并蒂 一心连 花侵槅子 眼应穿
平平仄仄竹枝仄平平女儿 韵平平仄仄竹枝仄平平女儿 韵
《尊前集》载皇甫松《竹枝》词六首,皆两句体,平韵者五,仄韵者一。每句第二字俱用平声,馀字平仄不拘。所注“竹枝”、“女儿”,“枝”、“儿”叶韵,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犹《采莲》之有“举棹”、“年少”也。按古乐府,《江南弄》等曲皆有和声。如《江南曲》和云:“阳春路,时使佳人度。”《龙笛曲》和云:“江南弄,真龙下翔凤。”《采莲曲》和云:“采莲归,渌水好沾衣。”亦各叶韵。此其遗意耳。
山头桃花 谷底杏 两花窈窕 遥相映
平平平平竹枝仄仄仄女儿 韵仄平仄仄竹枝平平仄女儿 韵
此首用仄韵。
门前春水 白蘋花 岸上无人 小艇斜 商女经过 江欲暮 散抛残食
平平平仄竹枝仄平平女儿 韵仄仄平平竹枝仄仄平女儿 韵平仄平平竹枝平仄仄女儿 句仄平平仄竹枝
此词较皇甫松词多两句。按刘、白《竹枝》词俱拗体七言绝句,此独谐婉,且每句有和声。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二。元代。朱彬。 湖水东来日欲西,兰苕参差那得齐?苏公堤边人荡桨,吴山树头鸦欲栖。
竹枝歌十首 其三。元代。周巽。 蜀江水落石槎牙,南船几日到三巴。云绕巫山不成雨,霜凋锦树胜如霞。
竹枝歌十首 其一。元代。周巽。 滟滪堆前十二滩,滩声破胆落奔湍。巴人缓步牵江去,楚客齐歌行路难。
竹枝歌十首 其六。元代。周巽。 巫山秀色碧崔嵬,客子行舟望楚台。行云行雨几朝暮,不见台前神女来。
长老欲敲去竹枝透风作凉以颂止之。宋代。饶节。 寒梢展尽玉玲珑,细叶斜枝翠几重。何必敲开损高节,此君元自有清风。
和铁厓《西湖竹枝。宋代。张田。 潮去潮来春复秋,钱塘江水通湖头。愿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来不断流。
梦李白诵竹枝词三叠 其三。宋代。黄庭坚。 命轻人鲊瓮头船,日瘦鬼门关外天。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壁无梯闻杜鹃。
梦李白诵竹枝词三叠。宋代。黄庭坚。 命轻人鮓瓮头船,日瘦鬼门关外天。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壁无梯闻杜鹃。
后洞雪压竹枝横道。宋代。朱熹。 石滩联骑雪垂垂,已把南山入小诗。后洞今朝逢折竹,却思联骑石滩时。
竹枝(一名巴渝辞)。唐代。皇甫松。 槟榔花发鹧鸪啼,雄飞烟瘴雌亦飞。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槅子眼应穿。筵中蜡烛泪珠红,合欢桃核两人同。斜江风起动横波,劈开莲子苦心多。山头桃花谷底杏,两花窈窕遥相映。
杂曲歌辞。竹枝。唐代。李涉。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渡头年少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下牢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剩别离。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十二峰头月欲低,空濛江上子规啼。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春风忆建溪。
竹枝词送人还吴 其一。唐代。张乔。 春潮翻海没龙宫,八字帆拖打面风。一夜送郎江上去,不教留看荔支红。
竹枝词送人还吴 其二。唐代。张乔。 落花寒食送郎时,涩舌莺雏语较迟。长歌短曲郎都解,只学郎声唱竹枝。
山竹枝(自化感寺携来,至清源,投之辋川耳)。唐代。元稹。 深院虎溪竹,远公身自栽。多惭折君节,扶我出山来。贵宅安危步,难将混俗材。还投辋川水,从作老龙回。
听竹枝赠李侍御。唐代。白居易。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
仙家竹枝词(二首。同李夫人登武当山作)。南北朝。王微。 幽踪谁识女郎身,银浦前头好问津。朝罢玉宸无一事,坛边愿作扫花人。
台湾竹枝词 其二十六。清代。谢金銮。 寰中更自有仙洲,多恐蹉跎未肯求。欲向阳光寻福地,鸡笼山转海东头。
台湾竹枝词 其二十七。清代。谢金銮。 圣人谋庶先筹富,此地全须用教先。礼义分明廉耻重,海邦仓廪本天然。
台湾竹枝词 其二十八。清代。谢金銮。 频年海上寇张弧,香老芝龙总未诛。辛苦东宁贤太守,自捐资斧伐萑苻。
台湾竹枝词 其二十九。清代。谢金銮。 呱呱赤子勃溪啼,求牧今难与古齐。何处红灯书县宰,春风弦管五条街。
台湾竹枝词 其三十。清代。谢金銮。 蹉跌游戎血战情,郎官念念为苍生。何妨塞却狼机口,垒土新来变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