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阅读赏析名为:古诗词鉴赏之与课内联系题及标准答案,是由中华经典诗词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诗词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诗词鉴赏题选
酒楼秋望
华岳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犹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8.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分三点简要分析。(6分)
9.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8、①俯视、仰视相结合(或空间层次由低到高)。诗人先写秋水碧波荡漾,再写映日红霞,由低到高,层次分明。②色彩鲜明艳丽。以“碧”“红”二字分别描绘秋水、云霞之色,使画面色彩鲜明艳丽,富有美感。③以乐景写哀情,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9、与《过零丁洋》尾联的直抒胸臆有不同。本诗尾联前句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将个人感情融入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拓宽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后句间接抒情,运用反语的手法,写诗人表面上姑且将心中的忧愤之情交付给菜盘和酒杯,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的感情更加激越。
二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裴迪书斋玩月之作
钱起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①。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注]①谢公楼:谢公,指曾作《月赋》的南朝诗人谢庄;谢公楼,在此借指裴迪书斋。
8.与李煌《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比,两首诗词描写的月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5分)
8.相同点:都是秋月。(1分)不同点:①李词写的是钩月,月色孤清而凄凉;(2分)②钱诗写的是满月或近于满月,月色清寒。(2分)
9.这首诗的领联和颈联在写景上主要有哪些特色?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9.①以动衬静,颔联写静境,颈联写动境,描绘了夜中月影的静谧与清寂等;(2分)②侧面衬托,两联从“重门静”“鹊惊”“叶散”飞萤等来侧面烘托夜月;(2分)③传达出作者心底泛起的淡淡清愁。(2分)
赏析:
裴迪是王维、杜甫的朋友,唐代著名 诗 人。钱起的这首诗,写一个初秋的晚上,在裴迪书斋赏月的情景。
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饮酒吟诗。不知不觉中,夜色渐浓,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满了庭宇和楼台。谢公楼,晋时谢庄写过著名的《月赋》,这里借指裴迪的书斋。此时,在座的人们被如水一般皎洁的月光吸引住了,刚才那种饮酒吟诗的热烈场面,随着月光的流泻,完全被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意味所代替。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此刻诗人才注意到,主人所在的深深的庭院,层层门户早已关闭,户外万籁俱寂。一阵清风吹来,枝叶沙沙,引发无限寒意。人们顿时感到秋夜的清凉。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这两句由写四周的寂静和初秋的凉意转入写月光,但也还不是正面描写。月色无形无影,正面描写确实困难。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里说:“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也只能说是对月亮而不是月光的正面描写。在表现月光时,他仍不得不借助“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样一些侧面烘托的诗句。钱起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同时,他还化用了前人的诗句。曹操《短歌行》说:“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鹊惊”句就是从这里来的。月色太亮了,以致喜鹊误以为天色已明,扑刺刺猛然飞起,震落了片片秋叶。鹊起叶飏,飘然四散,显得别有情趣。比起曹诗,钱起的这句诗写得更为凝练,更富诗意了。
“萤远入烟流”,用的也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沈德潜说:“月夜萤光自失,然远入烟丛,则仍见流矣。此最工于体物。”用烟霭的暗淡衬托萤光,又用萤光之流失衬托月明,可谓运思入妙。有了这两句,一个月明千里的银色世界,异常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诗人由领略、欣赏美好的月光,渐渐陷入了沉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面对这样的月色,将会惹动多少人的愁思呢?最后两句以问句作结,留待读者去揣摩、思考,显得意味深长。
三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
夜 雨
黄景仁【注】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8.诗歌颔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颔联运用对比手法(2分),把久旱逢雨后为农人感到的喜悦与害怕雨后道路泥泞为自己寄信的人难以到来的担忧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当时的矛盾心情。(3分)
9.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开头两句表达孤寂之情和对亲友深深的思念,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愉,反衬今夜的孤寂和不能回家的无奈。(3分)而黄景仁的这首《夜雨》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既有对夜雨的喜爱,又有漂泊在外的孤独、书信受阻的担忧、生计没有着落的痛苦,还有深切的思乡念家之情。(3分)
(2015·哈尔滨市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落 梅
(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①莓苔,苔藓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1)“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它们的“同工”之处。
(2)本诗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两句诗表面上都写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惨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2)采用比喻手法。把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的“东风”比作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执掌权柄者,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寄托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以及对这种不尊重人才现象的强烈不满。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 征
杜 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8.①《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
②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
9.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
②垂老多病之叹: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
③心系朝廷:内心不忘君恩,总是北望长安;
④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本篇内容由中华经典诗词网【91623.com】为您精选。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中华经典诗词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