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词阅读标准答案附翻译赏析

本篇阅读赏析名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词阅读标准答案附翻译赏析,是由中华经典诗词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诗词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相关试题及答案
1.解释诗中下列词语:
俄顷:          何由彻:            
2.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3.填空:段③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
4.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参考答案
1、一会儿;通(彻夜、通宵)
2、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
3、时间;氛围、气氛;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
4、例如:①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 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所举例子要与诗中的“民本”思想密切相关)


5.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其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后人称他的诗为“         ”,尊称他为“         ”。(1分)
6.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3分)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 (       )  ②俄顷风定云墨色(         )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
7.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2分)
   长夜沾湿何由彻!
8.这首诗所表现的时间是             ,事件是            ,从诗中的一个词语“                ”可看出诗的时代背景是                  。(2分)
9.分别概括前三节诗的内容。(3分)
10.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        的情思,发出了“           ,            (填原诗句)的呐喊,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2分)
参考答案:
5.本诗作者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后人称他的诗为“  诗史 ”,尊称他为“   诗圣  ”。(1分)
6.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3分)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 大声吼叫)  ②俄顷风定云墨色( 一会儿 )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靠近)
7.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2分)
   长夜沾湿何由彻!  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8.这首诗所表现的时间是  八月  ,事件是  暴风雨袭击茅屋 ,从诗中的一个词语“  丧乱  ”可看出诗的时代背景是 安史之乱   。(2分)
9.分别概括前三节诗的内容。(3分)
第一节:  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情景。    第二节:  茅草被顽童抱去和诗人的叹惜。
第三节: 大雨中长夜沾湿的苦痛。
10.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 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二:
1、A、①第一节中写暴风对茅屋肆虐的几个动词是:卷 飞渡 洒 挂罥 飘转 ②诗中升华精神,最能表现诗人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胸怀的两句诗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B、 ①本诗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诗中有描写,有叙事,有抒情,请在诗中各找出一个例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描写:    ;叙事:    ;抒情:    如:第一节开头两句是叙事,以下三句是描写;第二节全部是叙事;第三节开头两句是描写,最后一句是抒情,其余都是叙事;第四节全部是抒情,兼有议论(以上答案供参考,答出一点即可)
2、仔细品读该诗,用简练的语言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表现了杜甫一种饱览民生饥苦、体察人间冷暖的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 
3.发散性思考:对“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文中有“自经丧乱少睡眠”,这里的“丧乱”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咱们还学过哪首诗歌也是反映这个事件的?
安史之乱杜甫的《石壕吏》
5.写出诗歌的主旨句 ,并作简单赏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由自己联想到他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
6、“自经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丧乱”指 安史之乱事件。
7、“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是遭乱以来,忧时念国,本来就经常失眠,置此秋夜漫长,床上沾湿,更难度过这宵。
8、“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深刻含义是此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伟大与高尚。
9、“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的兼爱天下、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和纯真心灵思想。
10、《茅屋为秋风所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三句诗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其中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词,声音洪亮,节奏铿锵,境界开阔,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在这狂风暴雨袭击的秋夜,诗人不仅仅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他发出的是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疾呼。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激荡着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11、第一段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茅屋为雨所破的无奈和伤感)
12、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慨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只希望能早点天亮)
13、你认为此诗之所一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诗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三:
1、“自经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丧乱”指               事件。
2、“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是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深刻含义是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
5、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诗人幽默风趣的写法,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南村群童的顽皮,又巧妙含蓄地刻画了自己因年迈而无力改变现状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微妙心理。
B 南村群童竟然不知道“我”是著名的“诗圣”,表达了“我”对他们年少无知的不满。
C 南村群童连不值钱的茅草都抢,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到了何种程度。
D 称之为“盗贼”,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强烈愤恨。

参考答案:
1、安史之乱
2、遭乱以来,忧时念国,本来就经常失眠,置此秋夜漫长,床上沾湿,更难度过这宵。
3、此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伟大与高尚。
4、兼爱天下、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和纯真心灵。      
5、A

【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像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庇护天下贫寒的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思想内容】:本文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1. 题目中的“歌”字代表了诗的体裁,诗中流露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2.诗一开始就单刀直入地具体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状,既显示风力之大,又描绘出茅飞之状,更见诗人的焦急和痛苦之情。结尾诗人由自己的困苦推及“天下寒士”, 表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使天下人得到安乐,体现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  时间    , 并渲染了特定的 氛围 、(气氛)    ;二是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悲哀、悲凉、凄凉)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  的伟大胸襟蓄势。
4.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风雨肆虐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答:①“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飞”“渡”“洒”“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的境遇之惨蓄势。②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5.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作者通过个人遭遇的描写,推己及人,仍然表现出了关心人民、关心社会的济世情怀。
6.诗人杜甫在这首诗中忧思深广,推己及人,舍己为人,但他却对“公然抱茅入竹去”的南村群童说是“忍能对面为盗贼”,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茅草对诗人来说事关生计,群童抱茅,自会引起诗人的怨愤。说群童“对面为盗贼”,是激愤之词,并不是真心说他们是“盗贼”,所以“呼不得”之后,也不过是“自叹息”而已。
7. 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诗人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表达作者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夏”,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8.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诗人由自己的困难推及到“天下寒士”,表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而使天下寒士都得以安乐,

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本篇内容由中华经典诗词网【91623.com】为您精选。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中华经典诗词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