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传》教案及古文阅读练习标准答案

本篇阅读赏析名为:《六一居士传》教案及古文阅读练习标准答案,是由中华经典诗词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古文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六一居士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欧阳修,识记文言知识点,了解赋的文体特点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过程与方法:  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识记文言知识点,了解赋的文体特点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方法:诵读法、引导法、讲析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常规教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自号为醉翁,是因为滁州琅琊山山僧智仙在酿泉上修建了一所亭子,欧阳修和客人经常来亭子里喝酒游玩,欧阳修酒量不好,喝一点点就醉了,同时年纪又最大,因此自号为醉翁,并把亭子取名为“醉翁亭”,认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是欧阳修自号为醉翁的原因。后来,他又自号为六一居士。那么,他为什么要改名号为六一居士呢?六一居士是怎样得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欧阳修取号为六一居士的原因。
【写作背景】
欧阳修写这篇《六一居士传》时,已经六十四岁。自二十四岁应试及第,步入仕途,已整整四十年。他以其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五朝,现在,既老且病,春蚕丝尽,蜡泪将干,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更何况,四十年中,官场煎熬,以至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此时求去,完全是出于至性真情。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致仕;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他仅得一年的琴棋书酒之乐便溘然长逝。
【文言知识点】
1、 通假字:
是为五一尔,聊以志吾之乐尔:“尔”通“耳”,罢了。  太山在前而不见:“太”通“泰”。
累于此者既佚矣:“佚”通“逸”,安逸。    而讫无称焉:“讫”通“迄”,到。
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彊”通“强”,强壮、支撑。
2、 古今异义词: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此吾之所以志也: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过分,古义,过多的。今义,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限度。
3、 词类活用:
世事为吾累者众也,累于彼者已劳矣:累,形容词作动词,拖累。
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劳:形容词作使动,使……劳累。
使吾形不病而已悴:病:名词作动词,生病。
4、 特殊句式:
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应为“六一,谓何也”。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也,表判断。
方其得意于五物也:状语后置,“于五物”应在“得意”前。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状语后置,“于洞庭之野”应在“响九奏”之前。
此吾之所以志也:……也,表判断。
【整体感知】
文章分为三段,每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答:第一段,简要交代自己更号的情况。第二段,通过主客对话,表明更号“六一”的原因。第三段,总结了自己想退隐的三条理由(“三宜”)。
【内容分析】
1、谁为欧阳修命名为“六一居士”?在此之前他有别的名号吗?
答:其本人。初谪滁山时,自号为“醉翁”,后退休于颖水之上时,又自更号为六一居士。
2、欧阳修为何自命为六一居士?
答:因为有六个“一”: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老翁。(教师介绍:这让我们想起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不管是爱琴、棋、书、酒、金石,还是爱柳树,都是从正面反映了这些文人雅士高雅的艺术情趣,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对功名利禄的淡薄)。
3、定名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
答:主要目的为“聊以志吾之乐尔”——姑且用来标志我的乐趣罢了。
4、“乐”之如何?
答:(1)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专心至极,能不受任何外物干扰)。
(2)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其乐无穷)。
总之,“吾之乐可胜道哉”。(教师承接语:欧阳修想在这五种物品中得到快乐,那么,他得到了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得到呢?因为“世事之累”,受到世事的牵累)。
5、“世事之累”体现为什么呢?
答:“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表明世事令他烦忧,希脱身于世俗杂务,回归自然,寄情五物。 
    6、沉醉于五物的好处是什么?
    答:“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说明官场事物不仅劳形,还常有不测之祸,令人十分担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 
    7、本段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结合第二段,说说作者要求退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1)老而休,是必然规律。
(2)讫无称,表面上谦虚,骨子里是牢骚,是对“受侮于群小”的不满。
(3)“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想的必然结果。
“虽无五物,其去宜矣”,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要求退休的真正原因是: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8、从欧阳修的两个号中,你能否从中概括出作者一生思想发展的脉络?
青年                                          中年                                            晚年
初贬夷陵                     又贬滁州                       再贬蔡州
无饶河,益慎职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六一居士
充满朝气、奋力拼搏       安于职守、与民同乐                急流勇退、修身养性
作者从初贬夷陵时自戒“无饶河,益慎职”,到谪滁时号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再到知蔡州时更号六一居士,陶醉于五物之中,这反映了他的官场经历和心路历程。由早年在政治舞台上的充满朝气、奋力拼搏到中年被贬后安于职守、与民同乐,再到晚年时的急流勇退、修身养性。这种历程在封建士大夫中非常典型。
【小结】
这篇文章借用了汉赋常用的主客问答形式,直抒胸臆般讲出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价值取向和情感的变化。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来说到乐趣,说到渴望退休,反映了他晚年厌倦官场生活,想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泊明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明显的表现出了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
作业布置:预习《陆文学自传》。

本篇内容由中华经典诗词网【91623.com】为您精选。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中华经典诗词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