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的造句举例,例句来源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是您学习光武帝造句的最佳参考材料。
用“光武帝”造句 第1组1、 洛阳令居然虎口拔牙,把汉光武帝的大姐湖阳公主家为非作歹的仆人抓去,就地正法。
2、 果然王莽在弑帝篡汉之后,终于又败亡,由光武帝中兴了汉朝,是为东汉。
3、 光武帝派使者吊丧,见其家徒四壁,只有布被覆尸,大麦数斛,破车一辆。
4、 扫墓始于东汉建武十年(公元34年),由光武帝刘秀倡始。
5、 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甄宇任青州从事,因清廉有为,被征拜为太学博士。
6、 光武帝何以要舍近求远罢退功臣起用文吏?功臣们的学政素养并不差。
7、 但是从其向汉光武帝朝献时没有进贡“生口”这一事实分析,奴国的奴隶并不多少。
8、 汉光武帝刘秀给汉朝来了一把中兴,居然又延长了近二百年的国祚,可谓是最成功的中兴。
9、 光武帝怜强无罪,自愿逊位,故特加给鲁地,令他徙居鲁殿,安享天年,偏强寿命不永,殁时只三十四岁。
10、 如果遇上汉光武帝刘秀,一定和他争霸中原,但不知道鹿死谁手。
用“光武帝”造句 第2组11、 瓦店镇党委*记马炜说,瓦店镇是汉光武帝刘秀故里,至今境内有光武祠、千年汉槐等一批历史遗迹和文物资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12、 原来光武帝十一子,惟临淮公衡,未及王封,已经殇逝,尚有兄弟十人,除明帝得嗣统外,要算东海王强,及东平王苍,最为循良。
13、 绿林山风景区是历史上著名的绿林起义发生地,也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发祥地。
14、 京山县雁门口镇,原名“雁鸣口”,因汉光武帝刘秀过境,闻雁鸣而得名。
15、 (《后汉书·光武帝纪》)他一心用“柔远能迩”的“德政”怀柔天下,企图给后世留下一个永无战争的太平盛世。
16、 汉光武帝名叫刘秀,因而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17、 10、中国自古就有28星宿之说,汉光武帝平定天下时,就有闻名于世功臣28人,***成为开国领袖,也有28位大功臣。
18、 “吾天之下莫不皇土”,试想,假如做了光武帝的刘秀真的有鸟绝弓藏、兔尽狗烹的心思的话,那么一百个严子陵怕也难以悠然在富春江上垂钓了。
19、 此人姓刘名晔字子扬,淮南人,据闻乃是光武帝嫡派子孙,素有才名,不若着宗正寺修书一封且先唤到长安来安置,也好就近考校。
20、 来自后世的张广元知道结束这乱世之人乃东汉光武帝刘秀。
用“光武帝”造句 第3组21、 卒之叛臣伏罪,国法得伸,光武帝之曲从众请,诚哉其以公灭私也。
22、 汉光武帝生平:名刘秀,公元25年定都洛阳,创建东汉政权,在位33年,举措得当,吏风廉明,史称“光武中兴”。
23、 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是东汉著名高士,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做了皇帝后,曾多次征召其为谏议大臣,都被严子陵婉拒,并隐居富春江一带。
24、 大火吞蚀着一切,光武帝以来东汉十一世皇帝惨澹经营了二百年的汉家宫顷刻间化为灰烬。
25、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后,一方面整顿内政,一方面广泛收罗人才。
26、 汉光武帝刘秀身为布衣时,在家乡就知晓张堪志存高远,还经常赞扬他。
27、 比起后世明代诸王穿州走县占田和江南豪门的万顷兼并,简直就是小儿科,东汉的豪强看来也不是很强吗?难怪光武帝不是上心。
28、 玉牒是汉代新出现的祭玉名称,使用始于汉武帝,东汉时汉光武帝也曾去泰山用玉牒行封禅之礼。
29、 打开中国历史年表,就会发现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
30、 邓奉为邓晨兄子,与光武帝戚谊相关,乃以新野被掠之嫌,遽敢造反,实属罪无可贷。
用“光武帝”造句 第4组31、 据传,汉光武帝刘秀的女儿“梅花公主”刘礼刘曾在此居住。
32、 汉光武帝刘秀命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大小楼船两千余艘,战士两万余人,斩征侧、征贰,追捕余党都羊等,史称马援“后伏波”。
33、 光武帝年间修太庙,建社稷,修南宫殿,筑城墙和城门,建明堂、灵台和辟雍。
34、 光武帝刘秀深得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的三味,罢了天下郡国兵,然后又让自己的亲信部队卫戍京城,掌控宫禁。
35、 汉建武八年,光武帝讨伐隗嚣,大将马援“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使光武帝有“虏在吾目中”之感。
36、 更有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于此,与其皇后阴丽华演绎了一段绝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37、 ’汉光武帝虽掌管兵马军事要务,却能手不释卷,整日学习。
38、 汉光武帝刘秀有汉高祖刘邦的血统,因此他建立朝代之后沿用了“汉”。
39、 谈起绿林起义和汉光武帝刘秀,覃大爷立马打开了话匣子。
40、 昨日,记者从孟津县文物局了解到,孟津县文物局、县人社局决定面向社会公开为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陵这两个3A景区招聘讲解员各1名。
用“光武帝”造句 第5组41、 光武帝不喜浮华,克勤克俭,登基多年,身为一朝天子依然严格身穿大练,色无重彩,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
本篇光武帝造句由中华经典诗词网【91623.com】为您精选。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把中华经典诗词网推荐给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