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头杨柳恨春迟。被寒欺。淡依依。瘦损王孙,青琐小腰围。
墙外琼枝空照影,翠娥敛,游丝百丈飞。燕归雁归书问寂。
月细风尖供怨笛。玉骨成灰圣得回。梦里音容,良是觉来非。
多少江州司马泪。断肠曲,河声送落晖。
江梅引。唐代。李治。 陌头杨柳恨春迟。被寒欺。淡依依。瘦损王孙,青琐小腰围。墙外琼枝空照影,翠娥敛,游丝百丈飞。燕归雁归书问寂。月细风尖供怨笛。玉骨成灰圣得回。梦里音容,良是觉来非。多少江州司马泪。断肠曲,河声送落晖。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
李治。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再和补庵新正三日同往山中值顾宪副。明代。施渐。 孟月逢春早,时芳欲满林。偶同长者席,况似谷中音。斜日下清磬,高云过客襟。回舟傍微月,犹听隔溪吟。
送黄若木还莆。明代。徐熥。 执手向城隅,送君归鲤湖。风涛危渡峡,雨雪倦登途。遣日携书卷,消寒问酒垆。不须嗟伏枥,千里待名驹。
夜坐同兄。明代。石宝。 明月出东方,虫声初在户。宿霭倏已收,庭阶出芳杜。流云翻细波,坐对喜欲舞。秋色何悠扬,龙泉碧花古。缊袍良非贫,所贵在清素。况值宵旰勤,侧席思口苦。红日关寸心,移孝固其所。豸角养既成,山龙门应补。乃知南阮心,不以万金富。
挽徐吏部二首。宋代。刘克庄。 仰鑽无篚实,平进少梯媒。一鹤竟归去,万牛难挽回。空驰驿使召,不见省郎来。欲挂原头剑,徐君安在哉。
游灵山二首。宋代。袁燮。 何人题作一灵山,千古佳名不可刊。欲识此声非浪得,试于高处一凭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