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一作“愿”。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羁(ji)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野:一作“亩”。际:间。
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荫(yìn):荫蔽。
罗:罗列。
暧暧(ài):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
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空室。余闲:闲暇。
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参考资料:
1、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
2、曹明纲.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诗文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24-28
3、唐满先.陶渊明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1-26
4、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3-59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参考资料:
1、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
2、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523-532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龙潭瀑。。黄公渚。 攒峰去天无一尺,两崖争路不容隙。匹练皑皑百丈悬,四叠界破山光碧。吹漂溅沫随风翻,如倒天瓢倾玉液。澄潭方暑飒先秋,恍入冰壶濯魂魄。大声震谷訇雷霆,昼夜奔腾欲穿石。直疑泉源上与天河通,不然何以淙淙不涸自今昔。
漫兴 十六。元代。王冕。 自笑青云远,谁怜白发孤?艰难知道路,潇洒问江湖。事业留诗卷,田园入画图。清高过老杜,囊底一钱无。
题云林画。元代。黄公望。 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陂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次韵杨侯见送游五峰。宋代。郭祥正。 飘然忽作五峰游,三伏谁知冷似秋。为在深云更深处,手提白羽看泉流。